当前位置:紫薇花开>都市言情>逃荒不慌,三岁福宝宠全家> 第192章 农具变玩具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92章 农具变玩具(1 / 2)

\u00139\u0013早在家里拿到稻种的时候,程小棠就想到了曾经被写进诗里的秧马。

她问过二叔和萧昀舒请来的庄头,都没见过类似的农具。

所谓秧马,是一种用来辅助拔秧插秧的农具,可提高效率,减轻劳动强度。

程小棠在系统里一搜,还有两种样式:一种比较复杂,外形似小船,头尾翘起,还有存放秧苗的船舱,也叫秧船。

另一种是初版,就是把一个板凳安在了两头翘起的木板上,也能让人坐着干活,在稻田里滑行。

程小棠选了简单好做的那种,萧昀舒画的图纸也很形象。

在一个恰当的时机,她把图纸拿出来给大人们看,说是从书里看到的,做出来可以。

然后,程小棠就收获了一个袖珍的摇摇马。

家里人还夸她机灵,才上了几天学,就能琢磨出新玩具来。

至于下地演示,别说家里人不让,程小棠一个理论派,压根就不会。

程小棠被夸得很郁闷,又无人倾诉,只得写信给萧昀舒,告知二人的农具改造计划,出师不捷。

萧昀舒的回信很快,也不知用了哪个品种的信鸽。

他在信里安慰她先坐着小秧马玩,等他返回关凌村,会带一个很擅长看图造物的人回来。

程小棠这才将秧马放置一边,转而研究起能用来收小麦的农具上。

最初找出来的是麦钐,又名麦绰子,备注上还写着“掠子”,看起来像一个戴网兜的大簸箕。

工具描述是“古代割麦子的主要劳动工具之一,收割效率是镰刀的5倍”。

然而依旧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没人会用。

与秧马不同,麦钐不仅操作更复杂,边沿还要装上一把锋利的割刀。

程小棠都不用问,就知道家里不会同意用能伤人的铁器做实验。

她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年纪太小,就算说是书上看来的,因为自己不会用,也很难让家里人相信会对干农活有帮助。

毕竟众所周知,读书人都不会种地。

程小棠和萧昀舒联手画出来的十七张图纸中,有九张是大飞机、小轿车之类不可能实现的障眼法。

剩下八张,才是程小棠真心想做出来的农具。

目前只有滚式打谷机,获得了一家之主程老太、种地高手程二牛以及真正上手制作的的程三牛,三兄弟的一致认可。

而无条件支持女儿的程大牛,坚信书上看来的,肯定有用。

在程小棠入学期间,已经做出了雏形。

铁价高昂,一开始肯定舍不得用,手巧的程三牛拿木头又做了个袖珍版的。

小小的一架木制打谷机,看起来仍旧像孩童的玩具,却拥有完整的功能,程小棠上去就拿野草演示了一番。

程三牛本来就会做板车和牛车,哪怕萧韵舒画出来的图纸只有外形,也能琢磨出脚踏板带动滚筒的是承轴。

最初用的是普通木头,没等老程家人都踩上一轮,乘轴就坏了,但足以证明打谷机的可行性。

程老太不再犹豫,直接拍板,掏钱打铁的!

正式版的打谷机,里面像狼牙棒一样的滚筒,以及带动的铁轴,都需要去县城里的铁匠那里定制。

这一来一回,刚好今日由程大牛赶着驴车去取回来。

程族长大清早过来,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被寄予厚望的打谷机。

“棠宝,来跟大宝下一盘五子棋吧。”

程族长的声音,唤回了程小棠发散的思绪。

“好呀,大宝哥哥要用黑子还是白子?”程小棠欣然应下。

程大宝掰着指头算了半天,“这次,我要用白子!”

谢玲花端来两个竹编的棋篓,嘱咐闺女道:“玩归玩,可不准再拿大宝哥哥的东西。”

“不怪棠宝,那是我自愿的。”程大宝很讲义气地解释道。

“那也不行。”程老太严肃道,“下棋是好事,输了就要给赢家彩头,那成什么了?”

程小棠乖巧地点头,“奶奶,我知道啦。”

上次她是觉得跟程大宝玩太没挑战性,才说压一些彩头,后来程天寿、关小飞以及程二蓉也加入进来。

每个人都能赢程大宝,给孩子输哭了。被大人知道后,每人都挨了训。

两个孩子身高不够,就站在石桌边玩。

程大宝并不笨,就是性子跳脱,经常顾头不顾尾。

不用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